宿州市:建设城市文明点亮群众幸福生活
街道巷口靓丽整洁、社区公园绿荫成蔽、车流行人有序井然、文明礼让蔚然成风……宿州市持续建设城市文明,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市容市貌整洁有序,一幅以“文明”为底色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口袋公园”让群众更健康
近年来,宿州市在扎实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结合城市更新、老城改造和社区公共服务改善进行总体规划,充分利用城市街头边角、闲置地块等小区域“见缝插绿”,在街头转角、街巷道路周边建设一批“口袋公园”,进一步拓展城市绿色空间,提升城市品质,唤醒城市新活力。
“口袋公园”借助植绿、铺装、彩绘以及增添功能设施等手段,引入体育、文化元素,增加服务功能,打造“15分钟绿色生活圈”,让市民“转角遇到美”“出门见到绿”,更便捷、更舒适地享受绿色空间,增添获得感、幸福感。
近年来,宿州市大力推进城市公园建设,加快形成“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公园绿地系统,充分利用城市街头边角、闲置地块等小区域“见缝插绿”,在街头转角、街巷道路周边建设一批“口袋公园”,进一步拓展城市绿色空间,提升城市品质,唤醒城市新活力。
遍布宿州街角巷尾的“口袋公园”不仅让市民“出门见绿”“转角遇美”,同时也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防洪能力。宿州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利用城市边角地块“见缝插绿”,持续强化公园绿地养护管理。
“公交都市”让群众出行更便捷高效舒适
宿州市高度重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不断加大投入,优化线路布局,提升服务质量,持续开展公交服务品质提升活动,巩固“六进六提升”公交服务品牌成果,努力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舒适的出行环境。
优化线路通达,打造公交网络新布局。通过新增线路、延伸线路、加密班次等措施,优化调整城市公共交通线路,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通达性,让更多的市民能够享受到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全力拓展重点园区偏远地区公交车通达度。开通(延长)通往宿州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和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偏远地区的公交线路,提升公交线路的覆盖面。切实推动重点区域互联互通。
强化质量管理,提升公交品牌软服务。始终把提升服务质量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核心任务。严控服务质量。加强对公交企业的管理,规范运营行为,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服务质量考核制度,从乘客满意度、准点率、投诉处理情况、车内设施完好率等多维度,对运营企业的服务质量进行定期考核问效。加强技能培训。督促公交企业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教育,提升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公交企业定期组织职业技能素养培训,涵盖安全驾驶、文明服务、应急处置等多方面内容,切实提升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
推广绿色出行,倡导低碳环保新时尚。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公交车,提高新能源公交车的比例。组织企业开展公交出行宣传周启动仪式,通过设置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读政策等方式,全力提升宣传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开展志愿者宣传活动。开展“绿色出行、公交优先”志愿者宣传活动,志愿者走进校园、社区、站台、园区,宣传绿色出行重要意义,引导群众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开展安全文明绿色出行活动。持续宣扬安全绿色出行风尚,培养公众文明交通习惯。在持续巩固文明礼让斑马线创建成果的基础上,组织志愿者开展“互敬斑马线,礼让每一天”活动,形成车让人、人让车的良性互动氛围。
爱心服务驿站暖民心
停车场里的爱心服务驿站,给我们户外工作者提供了很大便利。”日前,在宿州人民中路停车场爱心服务驿站里,外卖员薛盼红边喝热水边刷手机接下一个订单,“我在送外卖期间,路过有爱心驿站的停车场,都能进去接杯热水,让身体暖和一下,也能热个饭菜,十分方便。”
近年来,宿州市城投集团银河产投党支部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在市区公共停车场先后建设7个爱心服务驿站,分别在汴河景观带停车楼(人民路与新汴河东南角)、大河南街停车场(环城南路南环小区以北,场内2个爱心驿站,一个岗亭一个集装箱)、淮河中路停车场(淮海南路与淮河路交叉口西北角)、人民南路停车楼(人民路与淮河路交叉口西北角)、人民中路停车场(人民路与西关大街交叉口西北角)、城南公园停车场(南二环以北陈河以西)。站内配备了微波炉、饮水机、充电器等生活便利设施,让大家在停车休息时能够享受到家的温暖。同时,还配备医疗急救箱、车用应急包等,以应对不时之需。
“作为银河产投党支部‘红心随行、宿车速停’特色党建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爱心服务驿站致力于为车主朋友及户外工作者们提供全方位的贴心应急服务。”宿州市城投集团银河产投党支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该党支部将以实际行动不断提升国企党建品牌的知名度及影响力,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为建设城市文明贡献更多的力量。
敬请关注“安徽文明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