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区:打造特色协商品牌 探索基层治理新路

2022-12-16 09:01  安徽日报

琅琊区三官街道邓坝村开展“五微”履职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张中杰 摄

琅琊区凤凰社区“和谐议事亭”议出社区治理新格局。李昌霞 摄

琅琊区龙池社区召开楼道板凳议事会,收集居民诉求并梳理解决。孙涛 摄

  为搭建政协委员“零距离”服务群众的履职平台,打通政协委员履职为民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滁州市琅琊区政协将深化基层协商民主工作作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区政协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协商形式等措施,持续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让政协协商一步步融入群众生活,解决基层治理难题。

  打造“汇协商”

  精准“办实事”

  中午时分,琅琊区丰山街道龙池社区燃料巷老年食堂里饭菜飘香,74岁老人林红云一边享受美味,一边乐呵呵地说:“老年食堂就在家门口,下楼就能吃上热乎饭,真是解决了我的大麻烦。”

  不光林红云老人有这样的感受,燃料巷老年食堂周边几个小区的老人对此无不拍手称赞。老人们说,不仅吃饭方便,而且食堂是社区组织办的,从掌勺的到买菜的,大家都认识,在这里吃饭有家的感觉。

  把政府“办的事”精准对接群众“盼的事”,燃料巷老年食堂就是政协基层“微协商”一个生动案例。前段时间,丰山街道政协联络组聚焦省10项暖民心行动,深入燃料巷居民区,广泛开展走访调查,详细了解老年群体对助餐服务的需求,同时切实发挥民主协商作用,积极与相关部门对接联系,协调解决场地、人员等问题,推动滁城首家社团办食堂落地落实。

  丰山街道政协联络组组长张军介绍,省、市、区政协委员经常深入社区,就小区物业管理、老年助餐、便民停车等议题,开展调研协商。形成了省、市、区三级委员联动调研协商的互动局面。丰山街道龙池社区有大小45家社会组织。龙池社区委员活动点根据社会组织相对集中的特点,充分发挥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的专业优势和智力密集优势,成立了街道政协委员活动点,定期开展协商议事活动。在开展基层协商过程中,委员活动点依托本地餐饮组织开展“微协商”,办成了社区老年食堂;依托烘焙社团,培育了一批“烘焙大姐”,带动更多本地富余劳动人员就业;依托1054救援队等组织,开展文化、教育、健身、社会救援等各类社区服务,有效提升了城区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该区走出了一条基层多元“汇”治新路径,“汇”协商解决了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探索“和协商”

  为民解难题

  “小区没人管的问题终于解决了,这多亏了政协委员和社区的共同努力啊。”这些天,琅琊区农科巷宿舍居民心里特别高兴,对政协协商连竖大拇指。

  该小区是老旧小区,前期物业因多种原因离场,小区陷入无人管状态。辖区凤凰社区多次张榜寻找物业,但均因小区小、基础设施差以及群众意见不统一等缘故,迟迟无物业公司接手。

  “驻点”政协委员在走访社情民意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与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小区,与群众交谈了解情况,广泛征集小区治理的意见建议。同时还召开了民主协商议事会,住户代表、社区工作人员、政协委员等悉数在场,大家共同想办法、出点子,集思广益破解管理难题。

  经过委员与群众代表商量,由凤凰社区居民服务中心挑起了管理小区的担子,居民在停车、缴费等问题上也达成了一致意见。如今,农科巷宿舍管理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80多户居民对此拍手叫好。

  在凤凰社区,政协委员助力社区基层治理的例子还有很多,眼下正在推进处理的还有竹锦佳园小区外立面改造、为老年人送餐等问题,这些让居民感到闹心的问题即将得到圆满解决。

  凤凰社区党委书记朱家和深有感触地说,政协委员进社区,既是对基层工作人员的有力督促,更是一种大力支持,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民主管理的水平。朱家和介绍,近年来,社区在基层治理上进行了积极探索,打造了“和助”“和悦”“和暖”“和惠”“和忠”“和美”等“和”文化工作品牌,如今再次携手政协力量,共同打造“和”协商,为民办实事、解难题,让社会更加和谐、居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打造“一街一品”

  擦亮“协商亭好”品牌

  “越是在基层,需要处理的矛盾纠纷越多,就越需要发挥人民政协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专门协商机构作用。龙池社区‘汇’协商品牌和凤凰社区‘和’协商品牌就是琅琊区政协在基层协商民主方面积极探索的生动实践。”琅琊区政协主席施发兵介绍,琅琊区政协提出了“一街一品”“一社区一特色”的工作要求,部署了“十个龙池”的建设任务,以此为抓手擦亮“协商亭好”品牌底色。

  在推进“十个龙池”工作中,除党建、制度、流程等固定模式以外,琅琊区政协鼓励各街道政协委员组因地制宜、差异化打造,确保“十个龙池” 百花齐放、各具特色。除在龙池社区打造“汇”协商和凤凰社区打造“和”协商外,该区政协在古道社区突出“和谐古道、同乐人家”,打造“乐”协商;在鼓楼社区突出“维护民族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打造“同”协商;在紫薇社区突出服务“一老一小”,依托“码上办”小程序,围绕中央厨房、未保站等功能开展协商,为群众提供暖心服务,打造“暖”协商;在凤凰湖社区突出“党建+服务”品牌,结合“红色管家”“七彩志愿服务”“刘大姐热线”等为民服务项目,打造“帮”协商;在永阳社区突出为企优环境,助企纾困解难,打造“优”协商;太平村依托村史馆、档案馆、乡村振兴馆资源,重点围绕乡村振兴馆、村史馆、档案馆经济和“湖畔”经济,做实“美”经济,打造“美”协商;在邓坝村突出“水墨田园、秀丽邓坝”,依托“马祥丽工作室”转移优势教育资源,结合蔬菜种植、中药材种植基地等新型农业产业化项目,聚焦以工促农、三产融合、结对共建等,开展“融”协商;在滁阳社区突出智慧协商,依托智慧社区平台,搭建社情民意收集站和云上议事厅,将会议协商与网络协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推动群众与委员“面对面”,实现“及时商”“随时商”,打造“云”协商……琅琊区基层协商品牌的矩阵效应初步显现,破解了一些长期困扰基层社会治理的难题,努力探索一条将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的新路子。(张中 郭凯 叶文英)

责任编辑:徐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