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传递文明风尚 志愿力量让文明之光更加闪耀
“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连日来,亳州各地区开展志愿活动,让“志愿服务”四个字日益深入人心、耳熟能详。无论是爱心助学、走访慰问,还是安全宣传、邻里守望,在群众需要的地方就会有志愿者的身影。
谯城区花戏楼街道:为残疾老人送去爱心拐杖
为进一步加强党员志愿者与群众的联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花戏楼街道牛市社区党员志愿者积极开展对社区内困难独居老人、困难群众、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帮扶活动,成为加强党群关系的一个很好载体,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谢谢你们,替我想得真周到,有了这根崭新的拐杖支撑,我不仅行动方便多了,而且安全也多了份保障。”9月11日上午,当年近90岁的花戏楼街道牛市社区老人孟金兰、刘学义从社区志愿者接过拐杖和收音机时,她饱含深情地说道。
孟金兰家住牛市社区,腿脚有点不太灵便,几年前买的拐杖也已损坏,最好还能有根属于自己的新拐杖,于是社区志愿者解其燃眉之急,很快为其买来一根新拐杖,并嘱咐她炎炎夏日要注意身体,有困难或有需要可及时向社区反映,社区将尽量帮助解决。
蒙城县刘桥社区:党员志愿者金秋走访看望空巢老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月10号至14号是刘桥社区党员志愿者慰问辖区内空巢老人的时间。9月10号这一天志愿者们早早穿上红马甲,带上抹布扫把等工具,到辖区内看望空巢老人。
党员志愿者先行来到三里郑网格吴素琴老人家中,老人家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生活多有不便,看到刘桥社区一里白党支部书记李莉,热情地拉着她的手,高兴地说:“李书记,你这么忙,又来看我了,我这一把年纪还让你惦记,真是过意不去了。”李莉拿着本子一边聊天一边记录着她的需要。了解了她的身体状况和饮食起居情况,陪她聊天,逗她开心,让她有需要就打电话给网格长或者给自己。志愿者为她整理家务、清洁室内环境。另一队志愿者也来到了孙汉英老人家和郑克敏老家人中,一进院子他们像到了自己家一样,扫地的扫地,拖地的拖地。
刘桥社区的党员志愿者们用行动诠释着志愿服务精神,也诠释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党员精神,他们用真诚打动着老人,让老人不再感到孤独和寂寞。
高新区辛庄行政村开展“志愿服务我先行,情暖助力贫困户”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社区环境卫生治理工作,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营造“干净、卫生、文明、和谐”的社区环境,并切实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带头作用,9月11日,第七社区管理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辛庄行政村志愿者服务小分队开展“志愿服务我先行,情暖助力贫困户”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们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传统,分工合作,手持铲子和扫帚等清扫工具来到贫困户家中,帮助贫困家庭整理房间、打扫卫生、清运垃圾,使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经过志愿者们的集体努力,平时凌乱的房间和杂乱庭院变得干净整洁。
此次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改善了贫困户的生活面貌,让困难群众有一个干净卫生的居住环境,树立了健康的卫生意识。
谯城区十河镇:党建+新时代文明实践 推进“邻长制”基层建设
“以后,咱村不仅有‘村两委’,还有片长、组长、邻长,嫩邻居杨运华就是邻长,他负责嫩这两排18户。这是咱邻长告知书,上面有他的电话,加上都是邻里,有事联系起来比较方便。”“这是好事呀,以后办事又近了。”……9月10日,十河镇十河中心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张明祥向群众宣传“邻长制”。
自“邻长制”工作开展以来,十河镇坚持“党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推进‘邻长制’基层建设”工作方针,充分借助“村村通”广播、镇村宣传栏、文化广场、微信和QQ工作群等“线上线下”阵地资源,同时在自然村张贴“片、组、邻”信息公示图,宣传“邻长制”相关知识,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发挥党员干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先锋模范和志愿服务作用,积极开展入户走访、动员、摸排、统计等活动,选优配强“三长”队伍,增强为民服务质量,提高“邻长制”知晓率和群众参与度。
该镇从带头遵纪守法、人品素质较好、乐于服务群众等人群,通过推荐、自荐、指派等方式,经过组织审核,共选出片长120名,组长236名、邻长1067名,有效提升惠民政策落实的精准度,进一步深化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蒙城县庄周街道东光社区开展扫黑除恶宣传
2020年是七五普法收官之年,也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治本”阶段。9月14日,庄周街道东光社区组成的乐普志愿者,在小区、活动广场、进村入户开展法律宣传活动,推进辖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进一步提升广大农村群众的法律知识水平,促进辖区安定稳定。
活动中,社区干部及乐普志愿者向居民群众分发了至广大居民一封信宣传纸、防范非法集资宣传页、扫黑除恶等法律书籍、宣传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耐心讲解扫黑除恶等法律知识。
此次活动共发放法律书籍材料50余份、扫黑除恶宣传册100余份、综治宣传材料100余份。通过活动,有效提升了广大居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居民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利辛县汝集镇:开展“电动车违法行为”专项宣传成街头最美风景
为进一步净化乡镇交通环境,改善镇属交通秩序,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9月9日,汝集镇在汝集大街开展了“电动车违法行为”专项宣传行动。当天下午3点至5点,宣传小组在分管负责人的带领下展开宣传,以发放资料的形式对来往摩托、电动二轮、三轮、四轮车主进行交谈。
据悉,此次宣传主要以二轮、三轮电动车车主为重点,劝导电动车不走非机动车道、不加装遮阳雨棚,不乱停乱放、不逆向行驶、不非法载人等违法行为。同时,向群众广泛宣传交通法律法规,切实提升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做到安全、文明出行,预防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在汝集中心小学门前,宣传小组还为那里的孩子们每人发放了一张《利辛县汝集镇人民政府关于电动车违法行为政治的通告》,并邀请孩子们回家后给大人当一回“小老师”,读政府通告,以期达到一传十,十传百的效果,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电动车违法行为,不乘违法车辆,从根源上减少事故发生。一时间,电动车违法专项宣传成为街头最美风景。
高新区百合社区开展“防风险、除隐患”安全宣传活动
为进一步提高辖区居民的防火意识和消防责任意识,把社区安全工作落到实处,9月11日上午,百合社区协同综治局志愿者一同开展了“防风险,除隐患”为主题的消防安全宣传活动。
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们到市汽车南站为过往的旅客、周边商户们发放消防知识宣传手册、家庭防火自救常识宣传手册,提醒广大居民们关注消防安全。参与活动的居民们纷纷表示,以前看到电视里播出火灾新闻,都不太注意,听了你们宣传,才知道不注意消防安全,火灾随时都可能发生,回去一定要和家人讲一讲,让他们也学习。
此次宣传活动,提高了居民们消防安全意识,为营造良好的消防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蒙城县望月社区开展“光盘行动,从我做起”文明用餐宣传活动
“小餐桌,承载着大文明。”为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反对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惯,9月13日下午,城关街道望月社区组织志愿者开展“光盘行动,从我做起”文明用餐宣传活动,号召广大商铺及消费者杜绝餐饮浪费,营造文明用餐的良好氛围。
活动中,志愿者们深入辖区餐饮店发放“制止餐饮浪费 培养节约习惯”倡议书,号召广大经营户及消费者秉承节俭之风,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倡导公勺公筷的使用,养成文明用餐的良好习惯。同时,向经营户宣传食品安全及消防安全知识,做到合法经营、安全经营、规范经营。酒店负责人表示:“为响应勤俭节约号召,我们饭店推出小份量菜,让顾客根据需求自由搭配,并提醒消费者合理消费,适量点餐。”
此次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餐饮行业及消费者的文明用餐意识,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反对铺张浪费的行为。
蒙城县庄周街道前杨村:浓浓书香气 莘莘学子心
为丰富孩子们的周末生活,增强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近日,志愿者来到庄周街道前杨村,为孩子们讲解、宣传读书能够带来的快乐与收获。
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农家书屋,让农家书屋成为孩子们的好去处。志愿者向路边游戏的孩子们讲解宣传农家书屋中广泛的书籍,并带领孩子们来到农家书屋,让孩子们感受读书的乐趣。志愿者耐心的向读书过程有疑问的小朋友解答疑惑,并向孩子们推荐在相应年龄段适合读的书籍,号召孩子们要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
此次活动,进一步对农家书屋进行了宣传,让孩子们对农家书屋有了进一步了解,同时让孩子们对周末读读书有了更浓烈的兴趣。
利辛县好人协会:爱心助学捐善款 温暖学子求学路
为传承中华民族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的光荣传统,9月12日下午,县好人协会会长吴香海和亳州好人邓刚一行来到王人镇太原村后于自然庄贫困户王兴中家里,为贫困学子王朋朋捐赠善捐款,并且嘱托学子放下思想包袱,好好读书,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
当天下午,吴香海和志愿者邓刚、陆景虎、赵子春等一行多人,走进了贫困学子王朋朋的家,据了解,81岁的王兴中夫妇,年老多病,去年腿部又摔骨折,没有了劳动能力。四年前王兴中儿媳马桂芳身患恶性肿瘤,花完了所有积蓄,欠下了很多债务,也没有留住她的生命。儿子王志强常年不进家,也没有给家里一分钱。小孙子王朋朋与他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今年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南京财经大学。但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成为了一大难题,本来就家庭贫困,面对秋季开学在即,王朋朋一家苦不堪言。吴香海了解情况后,立即带领好人志愿者走进这个贫困多难的家庭,送去了学费和生活费。
“学费和生活费有了保障,能有好人扶一把真的很温暖。我要把别人的帮助化作前行的力量,努力读书才无愧于好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王朋朋说。(宋子文)
敬请关注“安徽文明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