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集区南山村:“积分制”赋能 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
“长寿南山走一走,人生至少九十九”。南山村,一个藏在淮北市杜集区矿山集街道东部、卧龙山脚下的世外桃源,宁静悠远、底蕴深厚,抱元洞、迎水寺、清代郑氏古民居标记着历史,汉文化博物馆、汉文化广场、杜集区生态文明观景亭展示着底蕴,“高山流水遇知音”共鸣着心灵。南山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国家森林乡村、全国综合减灾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首批示范村等多个荣誉称号。
近年来,淮北市杜集区南山村以乡村振兴超市为平台,坚持党建引领、群众导向、德治先行,将文明实践、见义勇为、孝老爱亲、善行义举、红白事简办等内容纳入积分兑换管理,以先进选树、积分奖励等方式,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新时代乡村文明建设,推广运用积分制,引导党员群众主动参与乡村治理,让小积分在乡村治理中发挥“大作用”,着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善治新格局。
南山花开漫路绵延。摄影 邱玉田
南山岚霭。摄影韩云峰
激活乡村善治 提升乡村效能
“积分怎么挣”是村民最关心的问题。南山村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特色“积分制”实施细则,设置遵纪守法、乡村建设、家风家教、移风易俗、兴业致富等八大类内容,规范日常行为、引导民风民俗,杜绝大操大办、天价彩礼、铺张浪费、“黄赌毒”等不良风气,逐步改善农村的乡风、家风、民风。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微网格的平台,做实“微服务”,深化“微治理”,极大地拉近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南山村舍。摄影 郭均
“南山村乡村振兴超市”换新颜。杜集区委宣传部供图
为南山村13个“美家美院”示范户和1户现役军人家庭“美家美院”示范户颁发光荣牌。摄影 刘棋
“过去总觉得文明是‘虚’的,现在积分卡上每一分都是实打实的荣誉。”村民张大爷指着自家门前的“美家美院示范户”奖牌说道。南山村每季度开展“清洁家庭示范户”评比,由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驻村干部组成的评分小组逐户检查环境整洁度,达标家庭不仅悬挂奖牌,还能获得100积分奖励。这套细则如同一把尺子,量出了乡村文明的进步。
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润泽乡村生活
南山村创新性地引入积分制管理,将村民的日常生活行为与积分发放挂钩,激励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和文明村建设。通过乡村振兴积分超市平台,村民可以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这种模式不仅规范了村民的日常行为,还引导了乡风民俗的转变,杜绝了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逐步改善了农村的家风、民风、乡风。
南山春晓。摄影赵雪华
杜集区矿山集街道南山村乡村振兴超市。
南山村多次开展文明用餐、文明交通等宣传活动,通过“孝老爱亲”“南山好人”“好媳妇好婆婆”“美家美院清洁家庭”等评选活动,激励村民争做文明乡风的践行者。发起了“红色串门,暖心敲门”行动,旨在通过党员和网格员的积极行动,深入到每家每户,及时发现并化解居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同时排查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村民的生活安全和乡村的和谐稳定。盘活废弃校舍,改造成红白喜事宴会厅,倡导婚事新办、厚养薄葬,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深入开展。通过乡村振兴积分超市等平台,南山村将文明行为与物质奖励相结合,营造了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依托文化底蕴 彰显乡村魅力
南山村,作为一处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地区,其历史可追溯至1400余年前。村内生长着一棵古老的“唐槐”,见证了南山村的沧桑巨变。此外,南山村还拥有抱元洞、汉画像石、郑氏古民居等文化遗迹,这些遗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说,为村庄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氛围。同时,南山村还保留了非遗端午茶、捏面灯、手工面酱及虎头鞋虎头帽等文化遗产,这些独特的文化瑰宝不仅为南山村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也成为了村庄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体验和学习。南山村的这些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我们共同的宝贵财富。
南山春意涌动。摄影 郝士宝
南山汉文化博物馆。杜集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南山初心庭院村民品味端午茶。杜集区委宣传部供图
南山村充分发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村内种植了富硒核桃、黄金蜜梨、阳光玫瑰葡萄等高品质农产品,并建成了集旅游观光、亲子游乐、教育研学等场景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产业示范区——南山的院子。此外,南山村还积极发展旅游业,建设了南山景区、南山汉文化博物馆、长寿亭、梅园、老寿星雕塑等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村民增收。
南山雪景。杜集区委宣传部供图
秋绕南山雾更浓。摄影 李新华
南山村以其创新的治理模式、蓬勃的产业发展、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明的乡风风貌,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未来,南山村将继续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为建设更加美丽、富裕、文明的新农村而努力。
敬请关注“安徽文明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