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
安徽省文明办

主办

马鞍山市:用十年“无渔” 换年年“有鱼”

马鞍山日报 2020-08-19 09:12

  今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的重点水域将分类分阶段实行渔业禁捕,让长江休养生息,“长江禁渔10年政策”正式落地。

  做好长江(安徽段)禁捕退捕工作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打造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重要行动。我省明确提出以“六无四清”为目标,确保今年年底前打赢长江(安徽段)禁捕退捕攻坚战。2019年7月份,我市在全国率先实现长江干流及重要水域常年禁捕、率先完成渔民退捕转产任务,11260名渔民退捕上岸变市民,迎来新生活。今年以来,我市持续压实责任,全面打响长江禁捕退捕攻坚战,同时继续推行“四有一畅”工作法,继续为上岸渔民在就业、住房、上学、社保方面提供服务与保障。

 

  渔民上岸变市民退得出稳得住

  “当渔民的时候用的工具是鱼叉和渔网,现在改拿电焊枪。”2019年,渔民徐喜根告别与江为伴的日子,进入博望区一企业成为一名产业工人,“上了岸,有房子住,有社保,孩子有学上,还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现在的日子有奔头。”

  徐喜根生活的变化是全市11260名渔民退捕转产后的一个缩影。早在2019年,作为长江大保护的一个治本之策,马鞍山将渔民退捕转产作为重点工作。从调研立项到退捕完成,仅仅用了几个月时间。去年4月30日,《马鞍山市渔民退捕转产实施方案》正式出台,针对渔民生活现状,从渔船拆解补偿、转产渔民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医疗保障、就业帮扶、子女就学6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案。当年7月20日,1407条持证渔船、3739条辅助渔船全部拆解完成,11260名渔民告别“水上漂”。

  为帮助这些世代以船为家的渔民转产上岸,实现退得出、稳得住、过得好,我市还探索实施了“四有一畅”方案,解决了渔民的后顾之忧。

  “四有一畅”即保障渔民上岸后有房住、有工作、有学上、有社保以及心情舒畅,做好退捕渔民的社会保障工作,参照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将符合条件的退捕渔民按规定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退捕渔民住房保障,确保住有所居。强化政策兜底保障,托底保障好困难渔民群众的基本生计,对于因病、因残等原因丧失劳动就业能力的生活困难退捕渔民,按规定纳入低保范围。

  这一渔民退捕转产“马鞍山经验”,被全省推广,还亮相央视《焦点访谈》栏目。

  联动执法亮剑非法捕捞禁得住保“无渔”

  “移动执法、视频监控、热电感应......能用上的先进技术手段,我们都用上!”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夏德军带领着执法队员,驾驶着巡查快艇开始江面巡查。夏德军打开手机,点开安徽省渔船检验处安防综合管理APP,只见6个监测点的画面清晰显现,从天门山延伸到马和轮渡,实现了对马鞍山长江干流7×24小时监控全覆盖。

  通过信息化建设、网格化管理,“人防”+“技防”相结合,有效解决了各类水事违法行为发生地分散、监测困难等执法难题,编织了一张“天网”,让长江渔政执法在时间上、空间上不留死角。

  既要治源头,也要管末端,只有斩断产销链、摧毁利益链,才能真正实现禁得住。

  公安机关围绕重点水域、水产品交易地、涉渔餐饮场所等重点区域,广泛搜集非法捕捞线索,对涉嫌组织化、团伙化的非法捕捞以及非法猎捕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案件开展专案经营,做到“破一案带一串,抓一个挖一窝”。

  “请出示你们的进货台账和销售记录。”7月,雨山区市场监管局开展“野生长江鱼鲜”专项检查。据了解,此次专项行动以辖区农贸市场、水产经营户、餐饮单位为重点开展拉网式排查,严禁经营者售卖江鲜及相关菜肴。

  捕鱼人变身“护鱼人”助力长江休养生息

  傍晚,通江河流当涂姑溪河,江风徐徐,护鱼志愿者程有清、刘素荣骑着电动车参加护鱼巡查。

  程有清、刘素荣原来都是渔民,常年在长江及其支流姑溪河、青山河中捕鱼,去年得益于“渔民上岸”的好政策,已彻底告别了“水上漂”的生活,岸上有了公租房,经职业培训后也有了新营生,但对江河的那份情感无法忘怀。今年5月,同是渔民的刘凯发出倡议,不当“捕鱼人”,不如当个“护鱼人”。没想到大伙纷纷赞同!6月12日,刘凯发起成立的当涂县渔业资源保护协会获民政部门批准,首批50多名会员中,除了30多位渔民外,还有10多位环保志愿者、垂钓协会成员。

  “加入渔业资源保护协会,不挣一分钱,完全讲奉献,要实实在在做点事,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能沉在水底不冒一个泡。”被推举为会长的刘凯和大伙儿“约法三章”。

  协会成立后,刘素荣和程有清等6位原渔民自愿组成护鱼巡逻队。在协会的协助下,至7月初,该县已清理网具500余条、暂扣涉嫌捕捞船只7艘,已查获立案11起、移送公安立刑事案件2起,行政处罚案件6起。(记者 张令琪 邓婷婷 吴黎明 刘明培)

敬请关注“安徽文明网”微信公众号

首页 领导活动 部务公开 处室动态 市县传真 权威发布 纪检监察 图片聚焦 暖 新 闻 深度评论

要闻 文明实践 道德建设 文明创建 文明风尚 身边好人 未成年人 志愿服务 曝 光 台 专题专页

安徽文明网首页 » 市县传真 » 正文

马鞍山市:用十年“无渔” 换年年“有鱼”

2020-08-19 09:12  马鞍山日报

  今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的重点水域将分类分阶段实行渔业禁捕,让长江休养生息,“长江禁渔10年政策”正式落地。

  做好长江(安徽段)禁捕退捕工作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打造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重要行动。我省明确提出以“六无四清”为目标,确保今年年底前打赢长江(安徽段)禁捕退捕攻坚战。2019年7月份,我市在全国率先实现长江干流及重要水域常年禁捕、率先完成渔民退捕转产任务,11260名渔民退捕上岸变市民,迎来新生活。今年以来,我市持续压实责任,全面打响长江禁捕退捕攻坚战,同时继续推行“四有一畅”工作法,继续为上岸渔民在就业、住房、上学、社保方面提供服务与保障。

 

  渔民上岸变市民退得出稳得住

  “当渔民的时候用的工具是鱼叉和渔网,现在改拿电焊枪。”2019年,渔民徐喜根告别与江为伴的日子,进入博望区一企业成为一名产业工人,“上了岸,有房子住,有社保,孩子有学上,还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现在的日子有奔头。”

  徐喜根生活的变化是全市11260名渔民退捕转产后的一个缩影。早在2019年,作为长江大保护的一个治本之策,马鞍山将渔民退捕转产作为重点工作。从调研立项到退捕完成,仅仅用了几个月时间。去年4月30日,《马鞍山市渔民退捕转产实施方案》正式出台,针对渔民生活现状,从渔船拆解补偿、转产渔民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医疗保障、就业帮扶、子女就学6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案。当年7月20日,1407条持证渔船、3739条辅助渔船全部拆解完成,11260名渔民告别“水上漂”。

  为帮助这些世代以船为家的渔民转产上岸,实现退得出、稳得住、过得好,我市还探索实施了“四有一畅”方案,解决了渔民的后顾之忧。

  “四有一畅”即保障渔民上岸后有房住、有工作、有学上、有社保以及心情舒畅,做好退捕渔民的社会保障工作,参照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将符合条件的退捕渔民按规定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退捕渔民住房保障,确保住有所居。强化政策兜底保障,托底保障好困难渔民群众的基本生计,对于因病、因残等原因丧失劳动就业能力的生活困难退捕渔民,按规定纳入低保范围。

  这一渔民退捕转产“马鞍山经验”,被全省推广,还亮相央视《焦点访谈》栏目。

  联动执法亮剑非法捕捞禁得住保“无渔”

  “移动执法、视频监控、热电感应......能用上的先进技术手段,我们都用上!”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夏德军带领着执法队员,驾驶着巡查快艇开始江面巡查。夏德军打开手机,点开安徽省渔船检验处安防综合管理APP,只见6个监测点的画面清晰显现,从天门山延伸到马和轮渡,实现了对马鞍山长江干流7×24小时监控全覆盖。

  通过信息化建设、网格化管理,“人防”+“技防”相结合,有效解决了各类水事违法行为发生地分散、监测困难等执法难题,编织了一张“天网”,让长江渔政执法在时间上、空间上不留死角。

  既要治源头,也要管末端,只有斩断产销链、摧毁利益链,才能真正实现禁得住。

  公安机关围绕重点水域、水产品交易地、涉渔餐饮场所等重点区域,广泛搜集非法捕捞线索,对涉嫌组织化、团伙化的非法捕捞以及非法猎捕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案件开展专案经营,做到“破一案带一串,抓一个挖一窝”。

  “请出示你们的进货台账和销售记录。”7月,雨山区市场监管局开展“野生长江鱼鲜”专项检查。据了解,此次专项行动以辖区农贸市场、水产经营户、餐饮单位为重点开展拉网式排查,严禁经营者售卖江鲜及相关菜肴。

  捕鱼人变身“护鱼人”助力长江休养生息

  傍晚,通江河流当涂姑溪河,江风徐徐,护鱼志愿者程有清、刘素荣骑着电动车参加护鱼巡查。

  程有清、刘素荣原来都是渔民,常年在长江及其支流姑溪河、青山河中捕鱼,去年得益于“渔民上岸”的好政策,已彻底告别了“水上漂”的生活,岸上有了公租房,经职业培训后也有了新营生,但对江河的那份情感无法忘怀。今年5月,同是渔民的刘凯发出倡议,不当“捕鱼人”,不如当个“护鱼人”。没想到大伙纷纷赞同!6月12日,刘凯发起成立的当涂县渔业资源保护协会获民政部门批准,首批50多名会员中,除了30多位渔民外,还有10多位环保志愿者、垂钓协会成员。

  “加入渔业资源保护协会,不挣一分钱,完全讲奉献,要实实在在做点事,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能沉在水底不冒一个泡。”被推举为会长的刘凯和大伙儿“约法三章”。

  协会成立后,刘素荣和程有清等6位原渔民自愿组成护鱼巡逻队。在协会的协助下,至7月初,该县已清理网具500余条、暂扣涉嫌捕捞船只7艘,已查获立案11起、移送公安立刑事案件2起,行政处罚案件6起。(记者 张令琪 邓婷婷 吴黎明 刘明培)

责任编辑:黄克

专题

防汛.jpg

新时代好少年.jpg

未标题-1.jpg

更多>>处室动态

  • [思政处]2019年度我省思政工...
  • [外联处]开展支部学习活动
  • [印发处]启动全省农村少年儿...
  • [版权处]省版权局深入推进国...
  • [未成年人处]全国未成年人思...
  • [创建处]会商研究文明城市测...
  • [思政处]举办职工思政课进企...
  • [思政处]组织召开省直单位思...
  • [产业处]第三届长三角文博会...
  • [发布处]党支部召开学习会议

更多>>市县传真

  • 滁州市:让厉行节约成为居民...
  • 宣城市委书记陶方启主持召开...
  • 六安市长叶露中暗访督察城市...
  • 铜陵市市长胡启生督导检查文...
  • 岳西县委书记周东明调研新时...
  • 灵璧县县长赵明督查城市管理...
  • 含山县:绿水青山“颜值”高 ...
  • 芜湖市:巩固文明创建成果 推...
  • 黄山市委书记任泽锋:推进生...
  • 阜阳市召开诚信缺失突出问题...
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 安徽省文明办 主办 安徽新媒体集团 承办 安徽文明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51-62609782  联系邮箱:ahwmw@qq.com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
  • 新浪微博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