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转移群众手写板报表感恩传温情
“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们知道你们是为了谁。大水无情,党有情。正是有了你们的辛勤付出,才有了我们的温暖如家,虽然不能用最美的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但我们会把这份温暖深深地藏在心底,为你们所付出的点点滴滴,点赞再点赞。”这是在安徽省铜陵市顺安中心小学西校区安置点,群众在安置教室的黑板上写下的一段感谢语。
转移群众鲁传志手写的黑板报
7月26日一大早,记者来到顺安中心小学西校区安置点,看到转移群众鲁传志快速的洗洗刷刷后,便拿着粉笔,站到了教室后面的黑板前:“向奋战在抗洪一线的全体官兵、公安干警和民兵致敬,向日夜坚守在各个安置点的各级领导和全体工作人员致敬。”鲁传志将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感谢话语,一撇一捺、整齐划一的写在了黑板上。
转移群众鲁传志手写的黑板报
鲁传志是胥坝乡旭光村的一个普通村民,7月13日,他作为第一批转移群众,住进了顺安中心小学西校区的安置点内,十几天下来,各级领导的关怀慰问、工作人员的兢兢业业、志愿者们的勤劳付出,都被他一一看在了眼里。在看到光秃秃的黑板后,他的脑海里便冒出了书写板报、传递温情的想法。
“在大灾大难面前,党和国家没有忘记我们,把我们群众安排得这么周到、这么体贴,为了表达自己的一点心意,所以我就想起了在黑板上写一点东西表达我们的心情,来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关心我们的社会团体,感谢所有人。”鲁传志动情地说道。
据了解,顺安中心小学西校区是胥坝乡转移群众集中安置点,汛情发生以来,这里最多已安置过209名胥坝乡群众。自第一批安置群众抵达安置点,至今已过去近半个月。这半个月来,每天都有近百名工作人员,排出4班,每班16人,分别负责群众医疗、安保和卫生,另外,还有20多名志愿者,分别照顾群众日常起居,打理安置点后勤工作,为转移群众营造了一片温馨的家园。(魅力义安 万伦 王齐璟)
敬请关注“安徽文明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