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
安徽省文明办

主办

合肥市:科学调度 高效抢险 以非常之举保巢湖安澜

安徽日报 2020-07-28 08:38

  巢湖汛情十分严峻,抗洪救灾贵在科学和神速。自入汛以来,作为合肥市防汛调度的“大脑”和“中枢”,实行市委书记、市长“双指挥长制”,应急指挥部里不眠不休,一道道指令从这里飞速传到一线,一批批群众得到安全转移,一轮轮堤防险情化险为夷……合肥强化会商分析研判,科学调度高效抢险,誓将特大洪灾损失降到最低。

  “守住巢湖,就是守住了我国东部重要交通大动脉、华东输电走廊、煤炭运输专线、国省干道,守住了省会合肥、巢湖市和流域内中心镇的数百万人口。”巢湖管理局副局长蒋大彬介绍。

  “巡堤查险是处置险情、排除隐患的前提。巡堤全天候,查险全方位,不惜一切措施,不留一处隐患。”合肥市委主要领导强调。在环巢湖大道上,记者看到每隔数百米就有一个观察棚。观察棚外,鲜红的党旗迎风飘扬,众多人员坚守大堤,巡堤、加固、拉石子、挖沟导流……

  为了让防汛隐患排除更精准有效,各县区调动和发挥基层智慧。在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记者看到不同的地段分别安插着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旗。据介绍,红色是隐患发现标识、黄色为隐患处置后标识、蓝色为易发生隐患区域标识。“巡查人员发现渗漏、滑坡、崩塌、翻沙鼓水等现象,立即插上‘红旗’。15分钟内技术专家赶到‘会诊’。如需处置,1小时内组织防汛应急队伍。大圩镇新民村党总支副书记郑刚介绍。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干群不屈不挠的身影。7月18日晚,暴雨倾盆、电闪雷鸣,巢湖市坝镇河水位急涨,圩堤出现塌方,四十三联圩进入紧急状态!四十三联圩坝长14.9公里,贯穿联河、街道、石塘、湖东四个村,1万余名群众。“出现严重险情,全员集合,立即赶赴四十三联圩!”一场紧急“板凳工作会”在沈衙段圩堤上召开,敲定抢险办法,村民们自告奋勇加入抢险。7月22日中午,沈衙段决口成功合龙。

  “我们打的是一场‘人民战争’!”坝镇镇党委书记告诉记者。巢湖市和庐江、肥西、肥东、包河等县区干部群众全力投入抗洪救灾。在最关键、最危急时刻,人民子弟兵紧急支援。据统计,截至26日18时,全市参加防洪排涝抢险人员累计达63.44万人次,其中上堤巡查防守干群27.13万人次、公安干警(协警)4.91万人次、消防指战员3337人次。26日当天,6900余名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战斗在抗洪抢险一线。

  “当前,巢湖防汛的最大压力和最大风险是长时间高水位,所以最关键的措施是要迅速降低水位。”合肥市防汛抗洪抢险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市应急管理局局长汪涛介绍。

  7月21日,合肥市委常委会提出:“用好分洪蓄洪举措,力争巢湖水位尽快回落。”7月27日下午,合肥市防汛抗洪抢险应急指挥部综合研判雨情、水情及汛情等因素后,决定打开兆河闸,启动庐江裴岗联圩蓄洪,分洪总流量达150立方米每秒。

  “为保证群众的生命安全,保证国家铁路、电网、水库等重要基础设施正常运行,截至目前,全市已主动启用万亩以上大圩9个、万亩以下中小圩174个,已蓄水15亿立方米。”汪涛介绍。

  为安置好转移群众,合肥市启动多处安置点。截至26日18时,已转移安置群众140404人,集中安置30946人;组建105支医疗防疫小分队,开展医疗卫生保障3621人次。

敬请关注“安徽文明网”微信公众号

中国文明网

首页 领导活动 部务公开 处室动态 市县传真 权威发布 纪检监察 图片聚焦 文明简报 深度评论

要闻 网群联播 文明城市 文明村镇 文明单位 文明家庭 文明校园 未成年人 志愿服务 专题策划

安徽文明网首页 » 市县传真 » 正文

合肥市:科学调度 高效抢险 以非常之举保巢湖安澜

2020-07-28 08:38  安徽日报

  巢湖汛情十分严峻,抗洪救灾贵在科学和神速。自入汛以来,作为合肥市防汛调度的“大脑”和“中枢”,实行市委书记、市长“双指挥长制”,应急指挥部里不眠不休,一道道指令从这里飞速传到一线,一批批群众得到安全转移,一轮轮堤防险情化险为夷……合肥强化会商分析研判,科学调度高效抢险,誓将特大洪灾损失降到最低。

  “守住巢湖,就是守住了我国东部重要交通大动脉、华东输电走廊、煤炭运输专线、国省干道,守住了省会合肥、巢湖市和流域内中心镇的数百万人口。”巢湖管理局副局长蒋大彬介绍。

  “巡堤查险是处置险情、排除隐患的前提。巡堤全天候,查险全方位,不惜一切措施,不留一处隐患。”合肥市委主要领导强调。在环巢湖大道上,记者看到每隔数百米就有一个观察棚。观察棚外,鲜红的党旗迎风飘扬,众多人员坚守大堤,巡堤、加固、拉石子、挖沟导流……

  为了让防汛隐患排除更精准有效,各县区调动和发挥基层智慧。在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记者看到不同的地段分别安插着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旗。据介绍,红色是隐患发现标识、黄色为隐患处置后标识、蓝色为易发生隐患区域标识。“巡查人员发现渗漏、滑坡、崩塌、翻沙鼓水等现象,立即插上‘红旗’。15分钟内技术专家赶到‘会诊’。如需处置,1小时内组织防汛应急队伍。大圩镇新民村党总支副书记郑刚介绍。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干群不屈不挠的身影。7月18日晚,暴雨倾盆、电闪雷鸣,巢湖市坝镇河水位急涨,圩堤出现塌方,四十三联圩进入紧急状态!四十三联圩坝长14.9公里,贯穿联河、街道、石塘、湖东四个村,1万余名群众。“出现严重险情,全员集合,立即赶赴四十三联圩!”一场紧急“板凳工作会”在沈衙段圩堤上召开,敲定抢险办法,村民们自告奋勇加入抢险。7月22日中午,沈衙段决口成功合龙。

  “我们打的是一场‘人民战争’!”坝镇镇党委书记告诉记者。巢湖市和庐江、肥西、肥东、包河等县区干部群众全力投入抗洪救灾。在最关键、最危急时刻,人民子弟兵紧急支援。据统计,截至26日18时,全市参加防洪排涝抢险人员累计达63.44万人次,其中上堤巡查防守干群27.13万人次、公安干警(协警)4.91万人次、消防指战员3337人次。26日当天,6900余名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战斗在抗洪抢险一线。

  “当前,巢湖防汛的最大压力和最大风险是长时间高水位,所以最关键的措施是要迅速降低水位。”合肥市防汛抗洪抢险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市应急管理局局长汪涛介绍。

  7月21日,合肥市委常委会提出:“用好分洪蓄洪举措,力争巢湖水位尽快回落。”7月27日下午,合肥市防汛抗洪抢险应急指挥部综合研判雨情、水情及汛情等因素后,决定打开兆河闸,启动庐江裴岗联圩蓄洪,分洪总流量达150立方米每秒。

  “为保证群众的生命安全,保证国家铁路、电网、水库等重要基础设施正常运行,截至目前,全市已主动启用万亩以上大圩9个、万亩以下中小圩174个,已蓄水15亿立方米。”汪涛介绍。

  为安置好转移群众,合肥市启动多处安置点。截至26日18时,已转移安置群众140404人,集中安置30946人;组建105支医疗防疫小分队,开展医疗卫生保障3621人次。

责任编辑:冯凡希

专题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QQ图片20190906083637.png

更多>>处室动态

  • [创建处]全省创建全国文明城...
  • [发改办]党支部召开学习会议
  • [舆情处]党支部组织集体学习
  • [外联处]赴安徽日报报业集团...
  • [办公室]党支部召开学习会议
  • [版权处]党支部召开学习会议
  • [产业处]党支部召开学习会议
  • [未成年人处]赴合肥市文明办...
  • [思政处]聚焦三“心”夯实后...
  • [企管处]三季度省属文化企业...

更多>>市县传真

  • 合肥市:科学调度 高效抢险 ...
  • 马鞍山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
  • 亳州市:劳动实践促文明行为...
  • 凤阳县:防汛有我,好人在行动
  • 南陵县:防汛背后的“巾帼力量”
  • 怀远县:文明实践在行动 荆山...
  • 六安市:筑牢防汛救灾“红色...
  • 芜湖县:科技为防汛装上“千...
  • 亳州市:好人模范齐聚一堂 凝...
  • 颍东区: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
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 安徽省文明办 主办 安徽新媒体集团 承办 安徽文明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51-62609782  联系邮箱:ahwmw@qq.com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
  • 新浪微博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