埇桥区:2020年农村户厕改造工作完成
今年以来,宿州市埇桥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把农村户厕改造作为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助力乡村振兴的硬仗来打,多措并举,务实推进,截至6月30日,高标准完成了2020年有改厕意愿的24625户的户厕改造工作,顺利通过省市复核验收,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严把群众发动关。把发动群众贯穿于农村改厕全过程,通过会议、广播、标语、宣传车、微信等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农村改厕工作的意义、好处、有关补贴政策、改厕方法步骤等,营造了浓厚的改厕氛围,调动了群众支持、参与改厕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严把技术模式关。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精准定位群众改厕意愿、合理选择改厕技术模式。细化了“单户砖砌三格式、多户联建砖砌三格式、三瓮式、双瓮式、下水道式、装配一体化三格式”六种改厕模式,供农户自愿选择。组织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指导服务,采取会议培训、现场教学、现场示范等方式,加强对施工人员和村组干部的技术培训,以实战促进改厕技术提升。
严把厕具产品质量关。严格确定选材的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坚持选用质量优良、价格适宜的优质产品。严格履行招投标程序,要求中标单位全程提供设备安装指导服务。
严把施工质量关。健全乡镇政府主管、第三方监理和村干部、村民代表全程监督的全方位监管体系,村干部和村民代表从签订协议、放线、建设到竣工验收至教会群众使用实施全过程监管,做到改一个、成一个、使用一个、群众满意一个。
严把竣工验收关。严格按照国家爱卫办制定的农村改厕标准,先由乡镇进行初验,再由区级进行复验。农户不满意的,不予通过验收;未通过验收的,不予拨付财政奖补资金。
严把维修服务关。健全农村厕所长效管护机制,乡镇建立厕所管护服务站;村建立厕所管护服务队,为改厕户发放厕所维修管护便民服务卡,公布厕所维修员和管护服务队联系电话,做到设备坏了有人修,粪污满了有人掏。
严把粪污收集利用关。区级为各乡镇统一配备抽粪车和微型自吸泵;各乡镇分别建设1—2处300立方米以上的粪污暂存池。与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有机结合,一体化推进畜禽养殖粪污和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对粪液已满的户厕,积极动员农户用自罐式小提桶或小粪舀自掏自清,将发酵过的粪液用于浇树种菜或粪液还田;对无力清掏的户改厕用户,由村服务队采取有偿服务的方式使用微型自吸泵清掏,运送至乡镇粪污暂存池进行二次发酵处理,经无害化处理后的粪液提供给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作为有机肥使用,让厕所粪污“变废为宝”,确保村庄环境常态常新。(吴继忠)
敬请关注“安徽文明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