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
安徽省文明办

主办

巢湖市:文明实践“活”起来 村民生活“美”起来

巢湖文明网 2020-06-29 10:57

  家园美不美,生活好不好,是群众幸福感的直观体现。自安徽省巢湖市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以来,因村制宜,务实推进,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提高广场、各功能室等硬件配套,将乡村振兴与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有效结合,树立了文明实践新样板,让乡风民风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 

  让“文明之花”盛开希望的田野 

  近年来,散兵镇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深化乡风文明建设,不断推动农村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进发,用美丽乡村建设的显著成效为文明创建增光添彩。

  为提升全镇居民文明素质,切实让乡风文明美起来,散兵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明村镇创建的灵魂,推进移风易俗、遏制农村陋习,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培育优良家风、培育新乡贤文化。

 

隆泉村“美丽庭院”。图片来源:散兵镇 

  村规民约“约”出好风气。散兵镇推动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伙看得见、听得懂的“土规定”“土口号”,形成百姓能明白、愿遵守的约定俗成。在散兵镇隆泉村大江自然村,干净整洁的村道蜿蜒交织至远方,白墙黛瓦的农家小院掩映在花果绿树间,房屋外墙上一幅幅文明主题壁画,以及墙上的村规更是分外醒目。

  环境治理“治”出美家园。近年来,全镇下大力气破除农村环境痼疾,通过推进垃圾分类、厕所革命、“五清一改”等,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行走在姥山村大王村民组,村中心的一汪池水清澄明净,将四周的垂柳、农家小楼倒映其间,俨然来到江南水乡。“环境漂亮了,人活得都有精神。”村民们说。

 

“粽香济贫 浓情端午”迎端午包粽子比赛活动。图片来源:散兵镇 

  文化惠民“惠”出新生活。6月22日,散兵镇在镇文化站开展了“粽香济贫,浓情端午”迎端午包粽子比赛活动。20余名居民欢聚一堂开展包粽子比赛,只见参与群众捋粽叶、填糯米、封口、扎捆,巧手翻飞,不一会儿,一个个各式各样的漂亮粽子就堆成了小山。“每年镇上都要安排‘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节日生活。”文化站站长介绍,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节日,开展民族特色浓郁、时代特点鲜明、群众广泛参与的节日文化活动,进一步传承了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了时代文明新风。

  通过坚持不懈地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散兵镇处处盛开“文明之花”。村规民约不仅贴在展板、画在墙上,更成为村民自觉遵循的好风尚;通过推进环境治理,解决了各村表面上的“脏乱差”问题,更通过交通、电力、厕所革命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完善,着力解决农村“底子薄”问题,让农民群众感受“稳稳的幸福”;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生生不息传承者优秀传统文化,源源不断传递着正能量,滋润百姓心田,潜移默化增添了散兵镇乡村振兴的“内涵美。”

  参与垃圾分类 助力打造文明村居 

  为进一步夯实文明村居基础,共建绿色家园,五星社区坚持落实习近平对垃圾分类工作重要指示,紧跟时代新时尚,以垃圾分类为契机,人人参与垃圾分类,打造文明村居,建立农村文明新风尚。

 

垃圾分类驿站。图片来源:夏阁镇 

  五星社区岗上徐村、大塘孙村、大刘佘村在人居环境整治中率先被打造成垃圾分类示范村,其中大塘孙村设有智能垃圾分类驿站。通过实践考察发现大多数居民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积极性不高,存在怕麻烦“懒得分”、不懂“不会分”的现象。针对此类问题,五星社区“两委”班子高度重视,积极谋划,2020年6月11日,五星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参与垃圾分类,共建绿色家园”志愿活动,发动青年志愿者10人,在大塘孙村、岗上徐村、大刘佘村3个村民组进行“参与垃圾分类,共建绿色家园”志愿活动。

 

村民正确投放垃圾。图片来源:夏阁镇 

  加强宣传,主要通过发放《致五星社区居民关于垃圾分类的一封信》、《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提高居民群众参与垃圾分类,共建绿色家园意识,指导居民群众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志愿者们宣传垃圾分类。图片来源:巢湖文明网 

  率先亲身示范,发挥党员作用,带头帮助指导居民群众如何分类,引起共鸣,自主参与。对大塘孙村设有智能垃圾分类驿站的,户户发放积分卡,参与分类兑换礼品,提高群众积极性。

  建立社区+保洁公司+党员责任区联动管理机制,设立垃圾分类示范户、美好庭院等评比活动,人人参与垃圾分类,共建绿色家园,助力打造五星社区为文明村居。

  “四个实”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柘皋镇按照中央文明办、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部署和要求,做好“四个实”推进站所建设工作。

 

技能扶贫培训。图片来源:柘皋镇 

  压实理论宣讲,提升群众知识与技能。实践离不开理论支撑,为丰富群众知识储备,提升创业技能,柘皋镇及各村居每月至少开展4次理论宣讲。常态化开展扶贫大讲堂2次、扶贫夜校1次、食品安全知识讲座1次等,同时,积极联合柘皋镇就业保障所开展为期10天的贫困户果蔬种植培训班,联合镇妇联开展禁毒知识讲座等,确保群众思想不断提高,创业技术不断增强。

 

干净整洁的乡间小道。图片来源:柘皋镇 

  落实便民服务,打通优质服务最后一公里。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生态旅游型城镇,从基础设施、市政交通、建筑风貌、街道景观等方面入手,打造柘皋魅力之窗。聚焦群众需求,坚持项目化思维,整合多方资源,累计投入8500万元实施城镇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改造道路、提升市政设施、景观绿化、整治综合杆管线,建设“小公园”“漫步道”等,满足群众休闲、健身、娱乐等需求;此外,亮化、美化背街小巷12条,新增给排水管道约11km,建设路灯近2000盏,改造新街大塘为亲水公园;持续提升北闸老街风貌,完成强弱电下地工程,适时开展业态布局,“五一”期间,共接待游客约2700人次。

  抓实贫困救助,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积极联合镇扶贫办、镇团委、镇妇、益仁社工、彩虹社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特别关注残疾贫困户、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群体,合理利用柘皋镇“蓝雨篷”志愿服务项目、峏山杨“关爱女性健康”志愿服务项目,从日常宣传、入户帮扶、专家义诊、免费咨询等方面入手,将贫困救助工作落实落细。

 

植树绿化。图片来源:柘皋镇 

  夯实环境治理,助推乡村振兴。建立“镇、村、户”联动机制,按照“镇指导、村实施、户参与”的原则,共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10处,其中汪桥集、六甲王(在建)、王祥村串点成线,组建“峏山杨”妇科中医研究会,弘扬中医文化;完成166个自然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化农村“三大革命”,预计2020年底实现全镇旱厕“应改尽改”,垃圾治理市场化体系更加完善,污水设施建管水平明显提升。

  巢湖市以实践志愿精神为目标,围绕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移风易俗、文明礼仪、和睦邻里等方面,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道德修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力争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成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百姓之家”。做到了志愿服务的主动化、项目化、常态化,全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构筑服务群众的温暖家园。(巢湖文明网综合 吴迪) 

敬请关注“安徽文明网”微信公众号

中国文明网

首页 领导活动 部务公开 处室动态 市县传真 权威发布 纪检监察 图片聚焦 文明简报 深度评论

要闻 网群联播 文明城市 文明村镇 文明单位 文明家庭 文明校园 未成年人 志愿服务 专题策划

安徽文明网首页 » 市县传真 » 正文

巢湖市:文明实践“活”起来 村民生活“美”起来

2020-06-29 10:57  巢湖文明网

  家园美不美,生活好不好,是群众幸福感的直观体现。自安徽省巢湖市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以来,因村制宜,务实推进,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提高广场、各功能室等硬件配套,将乡村振兴与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有效结合,树立了文明实践新样板,让乡风民风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 

  让“文明之花”盛开希望的田野 

  近年来,散兵镇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深化乡风文明建设,不断推动农村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进发,用美丽乡村建设的显著成效为文明创建增光添彩。

  为提升全镇居民文明素质,切实让乡风文明美起来,散兵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明村镇创建的灵魂,推进移风易俗、遏制农村陋习,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培育优良家风、培育新乡贤文化。

 

隆泉村“美丽庭院”。图片来源:散兵镇 

  村规民约“约”出好风气。散兵镇推动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伙看得见、听得懂的“土规定”“土口号”,形成百姓能明白、愿遵守的约定俗成。在散兵镇隆泉村大江自然村,干净整洁的村道蜿蜒交织至远方,白墙黛瓦的农家小院掩映在花果绿树间,房屋外墙上一幅幅文明主题壁画,以及墙上的村规更是分外醒目。

  环境治理“治”出美家园。近年来,全镇下大力气破除农村环境痼疾,通过推进垃圾分类、厕所革命、“五清一改”等,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行走在姥山村大王村民组,村中心的一汪池水清澄明净,将四周的垂柳、农家小楼倒映其间,俨然来到江南水乡。“环境漂亮了,人活得都有精神。”村民们说。

 

“粽香济贫 浓情端午”迎端午包粽子比赛活动。图片来源:散兵镇 

  文化惠民“惠”出新生活。6月22日,散兵镇在镇文化站开展了“粽香济贫,浓情端午”迎端午包粽子比赛活动。20余名居民欢聚一堂开展包粽子比赛,只见参与群众捋粽叶、填糯米、封口、扎捆,巧手翻飞,不一会儿,一个个各式各样的漂亮粽子就堆成了小山。“每年镇上都要安排‘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节日生活。”文化站站长介绍,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节日,开展民族特色浓郁、时代特点鲜明、群众广泛参与的节日文化活动,进一步传承了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了时代文明新风。

  通过坚持不懈地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散兵镇处处盛开“文明之花”。村规民约不仅贴在展板、画在墙上,更成为村民自觉遵循的好风尚;通过推进环境治理,解决了各村表面上的“脏乱差”问题,更通过交通、电力、厕所革命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完善,着力解决农村“底子薄”问题,让农民群众感受“稳稳的幸福”;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生生不息传承者优秀传统文化,源源不断传递着正能量,滋润百姓心田,潜移默化增添了散兵镇乡村振兴的“内涵美。”

  参与垃圾分类 助力打造文明村居 

  为进一步夯实文明村居基础,共建绿色家园,五星社区坚持落实习近平对垃圾分类工作重要指示,紧跟时代新时尚,以垃圾分类为契机,人人参与垃圾分类,打造文明村居,建立农村文明新风尚。

 

垃圾分类驿站。图片来源:夏阁镇 

  五星社区岗上徐村、大塘孙村、大刘佘村在人居环境整治中率先被打造成垃圾分类示范村,其中大塘孙村设有智能垃圾分类驿站。通过实践考察发现大多数居民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积极性不高,存在怕麻烦“懒得分”、不懂“不会分”的现象。针对此类问题,五星社区“两委”班子高度重视,积极谋划,2020年6月11日,五星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参与垃圾分类,共建绿色家园”志愿活动,发动青年志愿者10人,在大塘孙村、岗上徐村、大刘佘村3个村民组进行“参与垃圾分类,共建绿色家园”志愿活动。

 

村民正确投放垃圾。图片来源:夏阁镇 

  加强宣传,主要通过发放《致五星社区居民关于垃圾分类的一封信》、《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提高居民群众参与垃圾分类,共建绿色家园意识,指导居民群众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志愿者们宣传垃圾分类。图片来源:巢湖文明网 

  率先亲身示范,发挥党员作用,带头帮助指导居民群众如何分类,引起共鸣,自主参与。对大塘孙村设有智能垃圾分类驿站的,户户发放积分卡,参与分类兑换礼品,提高群众积极性。

  建立社区+保洁公司+党员责任区联动管理机制,设立垃圾分类示范户、美好庭院等评比活动,人人参与垃圾分类,共建绿色家园,助力打造五星社区为文明村居。

  “四个实”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柘皋镇按照中央文明办、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部署和要求,做好“四个实”推进站所建设工作。

 

技能扶贫培训。图片来源:柘皋镇 

  压实理论宣讲,提升群众知识与技能。实践离不开理论支撑,为丰富群众知识储备,提升创业技能,柘皋镇及各村居每月至少开展4次理论宣讲。常态化开展扶贫大讲堂2次、扶贫夜校1次、食品安全知识讲座1次等,同时,积极联合柘皋镇就业保障所开展为期10天的贫困户果蔬种植培训班,联合镇妇联开展禁毒知识讲座等,确保群众思想不断提高,创业技术不断增强。

 

干净整洁的乡间小道。图片来源:柘皋镇 

  落实便民服务,打通优质服务最后一公里。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生态旅游型城镇,从基础设施、市政交通、建筑风貌、街道景观等方面入手,打造柘皋魅力之窗。聚焦群众需求,坚持项目化思维,整合多方资源,累计投入8500万元实施城镇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改造道路、提升市政设施、景观绿化、整治综合杆管线,建设“小公园”“漫步道”等,满足群众休闲、健身、娱乐等需求;此外,亮化、美化背街小巷12条,新增给排水管道约11km,建设路灯近2000盏,改造新街大塘为亲水公园;持续提升北闸老街风貌,完成强弱电下地工程,适时开展业态布局,“五一”期间,共接待游客约2700人次。

  抓实贫困救助,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积极联合镇扶贫办、镇团委、镇妇、益仁社工、彩虹社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特别关注残疾贫困户、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群体,合理利用柘皋镇“蓝雨篷”志愿服务项目、峏山杨“关爱女性健康”志愿服务项目,从日常宣传、入户帮扶、专家义诊、免费咨询等方面入手,将贫困救助工作落实落细。

 

植树绿化。图片来源:柘皋镇 

  夯实环境治理,助推乡村振兴。建立“镇、村、户”联动机制,按照“镇指导、村实施、户参与”的原则,共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10处,其中汪桥集、六甲王(在建)、王祥村串点成线,组建“峏山杨”妇科中医研究会,弘扬中医文化;完成166个自然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化农村“三大革命”,预计2020年底实现全镇旱厕“应改尽改”,垃圾治理市场化体系更加完善,污水设施建管水平明显提升。

  巢湖市以实践志愿精神为目标,围绕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移风易俗、文明礼仪、和睦邻里等方面,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道德修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力争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成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百姓之家”。做到了志愿服务的主动化、项目化、常态化,全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构筑服务群众的温暖家园。(巢湖文明网综合 吴迪) 

责任编辑:明靓

专题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QQ图片20190906083637.png

更多>>处室动态

  • [舆情处]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
  • [创建协调处]党支部召开学习会议
  • [产业处]组织召开文化科技融...
  • [发布处]聚焦主题 聚力发展 ...
  • [办公室]党支部召开学习会议
  • [文艺处]长篇小说《逆行天使...
  • [新闻处]我省启动县级融媒体...
  • [未成年人处]党支部召开学习会议
  • [舆情处]开展专题调研
  • [产业处]党支部召开学习会议

更多>>市县传真

  • 合肥市:水污染防治取成效 将...
  • 马鞍山市:9名“熊猫侠”赴上...
  • 淮北市:"我们的节日·端午"...
  • 南陵县:2020年第三期新时代...
  • 宿州市:积极开展“光盘行动...
  • 淮南市:文明深入人心 成为最...
  • 宣城市:公民道德建设促进会...
  • 亳州市:传统文化进校园 薪火...
  • 博望区:使用公筷公勺成为餐...
  • 蚌埠市:举行2020年道德模范...
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 安徽省文明办 主办 安徽新媒体集团 承办 安徽文明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51-62609782  联系邮箱:ahwmw@qq.com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
  • 新浪微博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