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淮南市:各级文明村镇全力以赴抗击疫情

安徽文明网 2020-02-20 15:45

  今年春节以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迅速打响。淮南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办《关于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神文明教育的通知》精神,号召全市368个县(区)级以上文明村镇坚守阵地,紧紧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倡导移风易俗,严格禁止人员聚集,阻断病毒传播途径,全力打好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疫情阻击战。 

  党建引领,党旗高高飘扬在战“疫”一线 

  抗击疫情,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我是党员我先上,我的家园我守护”,成为各级文明村镇党员的共同行动。 

  全国文明村镇八公山区山王镇闪冲村组织党员志愿者拿起“小喇叭”,用接地气的乡音,走村串户广泛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和居家消毒消杀常识,引导群众自觉打扫房前房后、屋内屋外,不乱倒生活垃圾污水,不乱丢废弃口罩,不随地吐痰,养成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 

  市级文明村镇潘集区泥河镇以党支部为单位,在全镇党员中开展“守初心、担使命、战疫情”主题党日活动,机关党支部全体党员统一佩戴党徽,分别包保全镇28个疫情防控卡点,严防死守,坚决守好家门口防线。梅苑社区等城市社区老党员组成“银发护卫队”,主动包保楼栋、卡点,开展防疫消毒、打扫卫生等工作。后湖村党员退伍军人发扬优良传统,退伍不褪色,参与村庄管控执勤工作,坚决做到“外防输出、内防扩散”。 

  全员发动,奏响同心战疫“大合唱” 

  乡村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只有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广泛动员志愿者等各种社会力量,才能凝聚起抗击疫情的最大合力,构筑起上下同心、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 

  春节期间,返乡人员剧增、红事白事频繁,疫情防控压力倍增。省级文明村镇寿县迎河镇(李台村)专门制订出台有关规定,倡导红事停办、白事从简,并对参加白事的人数、报备程序、防范措施等进行严格规定。录制《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红白事管理的一封信》音频,利用村级广播、“小喇叭”进行宣传,印发10000份宣传单发到每个农户。摸底排查54名农村自办宴席厨师和39名为自办宴席出租灶具、餐饮具的人员,逐人签订承诺书。春节以来,该镇已有55户红事停办、8户白事简办。 

  省级文明村镇毛集实验区夏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号召20余名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为被隔离户送去生活物资,帮助市容办劝离聚集群众,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同保洁人员一起清扫垃圾……每天变换各种角色,哪里有需要,哪里去报到,化作战“疫”一线的“志愿红”。 

   清洁村镇,筑牢疫情防控的“卫生防线” 

  疫情发生后,各级文明村镇做到村庄清洁常态化,为群众营造了整洁、干净、放心的生活环境。 

  市级文明村镇朱马店镇组织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开展乡村卫生清洁治理活动,对公共厕所、垃圾中转站、街道死角、村民庭院及武汉返乡人员隔离点进行喷药消毒,消除卫生死角,确保做到水沟通畅无垃圾、路面清洁无堆积。  

  市级文明村镇谢家集区李郢孜镇开展公共区域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及时收集、清运居民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定时对商场、超市、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对垃圾桶、垃圾中转站、公厕等环卫设施,进行消毒消杀。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和网格化工作体系,抓实社区疫情防控。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居民搞好个人和家庭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市级文明村镇寿县板桥镇双门街道、板桥街道设置“废弃口罩专用回收桶”,环卫工定期进行84消毒液喷洒消毒;在村级卫生室设置医疗废弃物专用垃圾桶,按照医疗废弃物处理要求规范处置。实行垃圾日产日清,增加环卫人员、垃圾转运车辆,增加运输频次,做到人停车不停,确保农村生活垃圾运转处理到位。做好垃圾分类,设置专用分类垃圾桶,贴上“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标识,动员返乡青年志愿者引导村民做好垃圾分开放置。对垃圾进行集中消毒,垃圾中转站每天落实不少于3次的喷药消毒措施。 

  区级文明村镇史院乡督促环卫公司开展环境整治及垃圾清扫,在各村设置丢弃口罩专用垃圾箱,集中力量对乡卫生院、防疫监控点、农贸市场、养老院、垃圾中转站等区域进行日常消毒,阻断疫情传播,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中国文明网

首页 领导活动 部务公开 处室动态 市县传真 权威发布 纪检监察 图片聚焦 内刊简报 深度评论

要闻 网群联播 文明城市 文明村镇 文明单位 文明家庭 文明校园 未成年人 志愿服务 专题策划

安徽文明网首页 » 市县传真 » 正文

淮南市:各级文明村镇全力以赴抗击疫情

2020-02-20 15:45  安徽文明网

  今年春节以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迅速打响。淮南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办《关于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神文明教育的通知》精神,号召全市368个县(区)级以上文明村镇坚守阵地,紧紧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倡导移风易俗,严格禁止人员聚集,阻断病毒传播途径,全力打好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疫情阻击战。 

  党建引领,党旗高高飘扬在战“疫”一线 

  抗击疫情,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我是党员我先上,我的家园我守护”,成为各级文明村镇党员的共同行动。 

  全国文明村镇八公山区山王镇闪冲村组织党员志愿者拿起“小喇叭”,用接地气的乡音,走村串户广泛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和居家消毒消杀常识,引导群众自觉打扫房前房后、屋内屋外,不乱倒生活垃圾污水,不乱丢废弃口罩,不随地吐痰,养成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 

  市级文明村镇潘集区泥河镇以党支部为单位,在全镇党员中开展“守初心、担使命、战疫情”主题党日活动,机关党支部全体党员统一佩戴党徽,分别包保全镇28个疫情防控卡点,严防死守,坚决守好家门口防线。梅苑社区等城市社区老党员组成“银发护卫队”,主动包保楼栋、卡点,开展防疫消毒、打扫卫生等工作。后湖村党员退伍军人发扬优良传统,退伍不褪色,参与村庄管控执勤工作,坚决做到“外防输出、内防扩散”。 

  全员发动,奏响同心战疫“大合唱” 

  乡村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只有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广泛动员志愿者等各种社会力量,才能凝聚起抗击疫情的最大合力,构筑起上下同心、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 

  春节期间,返乡人员剧增、红事白事频繁,疫情防控压力倍增。省级文明村镇寿县迎河镇(李台村)专门制订出台有关规定,倡导红事停办、白事从简,并对参加白事的人数、报备程序、防范措施等进行严格规定。录制《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红白事管理的一封信》音频,利用村级广播、“小喇叭”进行宣传,印发10000份宣传单发到每个农户。摸底排查54名农村自办宴席厨师和39名为自办宴席出租灶具、餐饮具的人员,逐人签订承诺书。春节以来,该镇已有55户红事停办、8户白事简办。 

  省级文明村镇毛集实验区夏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号召20余名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为被隔离户送去生活物资,帮助市容办劝离聚集群众,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同保洁人员一起清扫垃圾……每天变换各种角色,哪里有需要,哪里去报到,化作战“疫”一线的“志愿红”。 

   清洁村镇,筑牢疫情防控的“卫生防线” 

  疫情发生后,各级文明村镇做到村庄清洁常态化,为群众营造了整洁、干净、放心的生活环境。 

  市级文明村镇朱马店镇组织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开展乡村卫生清洁治理活动,对公共厕所、垃圾中转站、街道死角、村民庭院及武汉返乡人员隔离点进行喷药消毒,消除卫生死角,确保做到水沟通畅无垃圾、路面清洁无堆积。  

  市级文明村镇谢家集区李郢孜镇开展公共区域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及时收集、清运居民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定时对商场、超市、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对垃圾桶、垃圾中转站、公厕等环卫设施,进行消毒消杀。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和网格化工作体系,抓实社区疫情防控。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居民搞好个人和家庭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市级文明村镇寿县板桥镇双门街道、板桥街道设置“废弃口罩专用回收桶”,环卫工定期进行84消毒液喷洒消毒;在村级卫生室设置医疗废弃物专用垃圾桶,按照医疗废弃物处理要求规范处置。实行垃圾日产日清,增加环卫人员、垃圾转运车辆,增加运输频次,做到人停车不停,确保农村生活垃圾运转处理到位。做好垃圾分类,设置专用分类垃圾桶,贴上“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标识,动员返乡青年志愿者引导村民做好垃圾分开放置。对垃圾进行集中消毒,垃圾中转站每天落实不少于3次的喷药消毒措施。 

  区级文明村镇史院乡督促环卫公司开展环境整治及垃圾清扫,在各村设置丢弃口罩专用垃圾箱,集中力量对乡卫生院、防疫监控点、农贸市场、养老院、垃圾中转站等区域进行日常消毒,阻断疫情传播,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责任编辑:冯凡希

专题

未标题-1.jpg

4.png

QQ图片20190906083637.png

更多>>处室动态

  • [新闻处]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
  • [思政处]做好延迟开学期间学...
  • [发布处]与时间赛跑!安徽抗...
  • [行业指导处]安徽文明单位战...
  • [创建协调处]安徽公益广告凝...
  • [未成年人处]安徽各级各类身...
  • [出版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 [思政处]“思政安徽”助力疫...
  • [印发处]抗击疫情,安徽印刷...
  • [发布处]疫情防控信息发布工...

更多>>市县传真

  • 宿州市:发布文明实践“宿州1...
  • 巢湖市:发挥党员志愿者先锋...
  • 无为市:移风易俗入民心 助力...
  • 祁门县:用文艺的力量 助力打...
  • 滁州市琅琊区:在战“疫”一...
  • 长丰县:“疫”线上那一抹靓...
  • 巢湖市:凝聚文明力量 助力疫...
  • 六安市:文化战“疫” “宅”...
  • 铜陵市:各界接力踊跃无偿献血
  • 滁州市:全域宣传 全面发动 ...
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 安徽省文明办 主办 安徽新媒体集团 承办 安徽文明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51-62609782  联系邮箱:ahwmw@qq.com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
  • 新浪微博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