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亳州市进一步规范身边好人推报评选工作机制

亳州文明网 2020-01-09 14:49

  日前,亳州市文明办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身边好人推报评选工作的通知》指出,采取六项措施,进一步规范身边好人推报评选、表彰奖励、点赞评议和动态管理等工作。 

  《通知》提出,要充分发挥身边好人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学习模范、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促进“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一是逐级推报评选。规范开展“五级好人”评选活动。要严格把关,建立档案,层层上报,逐级评选。要善于总结提炼各级好人事迹精神内涵,突出领军人物,发挥“灯塔”效应;市文明办将从评选出“亳州好人”中选择最能代表“厚德亳州”形象的典型人物,择优逐级推报参评“安徽好人”“中国好人”,适时推报参评全省、全国道德模范。 

  二是严格走访核实。要真实客观推报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确保其人其事符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群众所认可。严格执行走访核实程序,候选人属地单位要对走访结果真实性负责。“亳州好人”逐级推报为“安徽好人”“中国好人”,时间间隔三个月以上的重新进行走访核实。 

  三是积极点赞评议。点赞评议是评选“中国好人”的重要环节,是引导社会各界参与“中国好人”评选活动的有效方式,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载体。各县区各单位要发挥好人推选点赞评议的主体作用,广泛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开展好人事迹基层宣讲活动,每月为“中国好人”候选人点赞评议。此项工作纳入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等测评。 

  四是强化礼遇保障。自2020年1月1日起,2人及以上群体获评各级好人称号的,将按照相关文件规定标准,以组为单位进行奖励,颁发一份奖励金。继续落实重大活动、参观游览、公共交通、医疗保障、社会尊崇、劳动就业、子女就学和住房保障等八项举措及为各级好人“送喜报”制度。 

  五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宣传和监督作用,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户外宣传栏等,深入宣传“好人好事”,使广大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引领文明新风尚。适时组织开展以道德模范与身边人为主题的文艺创作、曲艺表演等比赛,鼓励利用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绘画等多种形式,艺术化再现身边好人的动人故事;鼓励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评书、快板、戏曲、歌舞等不同形式,生动传播身边好人的善行义举。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利用社会力量持续推动“好人好事”宣传。 

  六是加强动态管理。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谁推荐、谁负责”。各县区要建立日常联系制度,经常性深入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家中,在帮助其解决工作和生活困难的同时,及时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他们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始终发挥典型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建立身边好人动态管理机制,凡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一经查实,撤销荣誉称号,追回奖金和证书,并追究推报单位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凡获评各级“好人”称号后,自我要求不严、有违德违纪违法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说服教育、取消荣誉称号等处罚。确保身边好人始终成为群众身边的有形正能量、鲜活价值观,身边好人群体经得起社会监督和历史检验。 

  此外,要求各县区“好人协会”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组建“好人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典型人物事迹宣讲、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关爱未成年人和孤寡老人等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引导他们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的人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对各县区“亳州好人”“安徽好人”和“中国好人”上榜数量及“宣传指数”完成情况,市文明办每季度通报一次。 

  据悉,近年来,亳州市积极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国好人”上榜数量已连续四个年度位居全省第一。2019年度共评出“亳州好人”59人,获评“安徽好人”13人(12组),上榜“中国好人”17人(12组),获评第六届全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7人(5组)。截至2019年底,亳州市共上榜“中国好人”163人,获评“安徽好人”及提名奖134人,评选“亳州好人”442人,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基层宣讲活动107场。好人不断涌现并形成规模效应,展现了“厚德亳州”的良好形象和文化内涵。(邹雨寒) 

中国文明网

首页 领导活动 部务公开 处室动态 市县传真 权威发布 纪检监察 图片聚焦 内刊简报 深度评论

要闻 网群联播 文明城市 文明村镇 文明单位 文明家庭 文明校园 未成年人 志愿服务 专题策划

安徽文明网首页 » 市县传真 » 正文

亳州市进一步规范身边好人推报评选工作机制

2020-01-09 14:49  亳州文明网

  日前,亳州市文明办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身边好人推报评选工作的通知》指出,采取六项措施,进一步规范身边好人推报评选、表彰奖励、点赞评议和动态管理等工作。 

  《通知》提出,要充分发挥身边好人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学习模范、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促进“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一是逐级推报评选。规范开展“五级好人”评选活动。要严格把关,建立档案,层层上报,逐级评选。要善于总结提炼各级好人事迹精神内涵,突出领军人物,发挥“灯塔”效应;市文明办将从评选出“亳州好人”中选择最能代表“厚德亳州”形象的典型人物,择优逐级推报参评“安徽好人”“中国好人”,适时推报参评全省、全国道德模范。 

  二是严格走访核实。要真实客观推报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确保其人其事符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群众所认可。严格执行走访核实程序,候选人属地单位要对走访结果真实性负责。“亳州好人”逐级推报为“安徽好人”“中国好人”,时间间隔三个月以上的重新进行走访核实。 

  三是积极点赞评议。点赞评议是评选“中国好人”的重要环节,是引导社会各界参与“中国好人”评选活动的有效方式,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载体。各县区各单位要发挥好人推选点赞评议的主体作用,广泛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开展好人事迹基层宣讲活动,每月为“中国好人”候选人点赞评议。此项工作纳入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等测评。 

  四是强化礼遇保障。自2020年1月1日起,2人及以上群体获评各级好人称号的,将按照相关文件规定标准,以组为单位进行奖励,颁发一份奖励金。继续落实重大活动、参观游览、公共交通、医疗保障、社会尊崇、劳动就业、子女就学和住房保障等八项举措及为各级好人“送喜报”制度。 

  五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宣传和监督作用,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户外宣传栏等,深入宣传“好人好事”,使广大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引领文明新风尚。适时组织开展以道德模范与身边人为主题的文艺创作、曲艺表演等比赛,鼓励利用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绘画等多种形式,艺术化再现身边好人的动人故事;鼓励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评书、快板、戏曲、歌舞等不同形式,生动传播身边好人的善行义举。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利用社会力量持续推动“好人好事”宣传。 

  六是加强动态管理。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谁推荐、谁负责”。各县区要建立日常联系制度,经常性深入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家中,在帮助其解决工作和生活困难的同时,及时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他们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始终发挥典型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建立身边好人动态管理机制,凡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一经查实,撤销荣誉称号,追回奖金和证书,并追究推报单位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凡获评各级“好人”称号后,自我要求不严、有违德违纪违法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说服教育、取消荣誉称号等处罚。确保身边好人始终成为群众身边的有形正能量、鲜活价值观,身边好人群体经得起社会监督和历史检验。 

  此外,要求各县区“好人协会”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组建“好人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典型人物事迹宣讲、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关爱未成年人和孤寡老人等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引导他们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的人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对各县区“亳州好人”“安徽好人”和“中国好人”上榜数量及“宣传指数”完成情况,市文明办每季度通报一次。 

  据悉,近年来,亳州市积极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国好人”上榜数量已连续四个年度位居全省第一。2019年度共评出“亳州好人”59人,获评“安徽好人”13人(12组),上榜“中国好人”17人(12组),获评第六届全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7人(5组)。截至2019年底,亳州市共上榜“中国好人”163人,获评“安徽好人”及提名奖134人,评选“亳州好人”442人,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基层宣讲活动107场。好人不断涌现并形成规模效应,展现了“厚德亳州”的良好形象和文化内涵。(邹雨寒) 

责任编辑:明靓

专题

未标题-1.jpg

4.png

QQ图片20190906083637.png

更多>>处室动态

  • [版权处]省版权局督查省粮食...
  • [文明办]党支部组织集体学习
  • [思政处]聚榜样之光 照青春之路
  • [印发处]党支部组织向合肥增...
  • [讲师团]安徽喜获“我爱我的...
  • [出版处]我省两种作品入选“...
  • [办公室]党支部组织集体学习研讨
  • [版权处]安徽省版权局发布平...
  • [思政处]省政研会2019年优秀...
  • [版权处]省版权局督促推进行...

更多>>市县传真

  • 濉溪县以“大总”推动移风易...
  • 马鞍山:让农贸市场成为文明...
  • 当涂县成为省级“四好农村路...
  • 蚌埠禹会区:弘扬志愿者精神 ...
  • 全省乡村春晚联动亳州分会场...
  • 庐江新添两处城市阅读空间
  • 合肥市3个村跻身全国乡村治理...
  • 明光市启动新年首个“集中创...
  • 歙县召开关工委“五老”代表...
  • 12个群体当选蚌埠市“诚信群体”
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 安徽省文明办 主办 安徽新媒体集团 承办 安徽文明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51-62609782  联系邮箱:ahwmw@qq.com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
  • 新浪微博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