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明网

安庆城区水系基本实现互联互通

安庆新闻网 2019-12-14 08:46

  近年来,安庆市通过项目实施带动,城区水系基本实现互联互通,引得活水绕城来。

  城市黑臭水体被称为“群众身边的污染”,也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之一。安庆市自2016年,启动了全市水系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谋划实施河湖连通、水生态环境治理等工程。目前,安庆市通过采取垃圾清理、清淤、截污、驳岸、河道开挖及拓宽、补水活水、景观等整治措施,完成了高新区凤凰片垃圾填埋场水塘、高新区垃圾填埋场北侧水塘(凤凰片收尾工程7-2地块)、高新区垃圾填埋场西侧水塘,迎江区长风乡罗塘联圩联兴村下排河沟、迎江区长风乡罗塘联圩合兴村主干河沟、大观区十里河、宜秀区大寨河、宜秀区谷桥河等8条黑臭水体整治,达到80%“初见成效”比例要求。

  今年,安庆市还将河道沿线排水口排查整治放在突出位置。市住建局组织大观区、市重点工程处以及相关部门,对花亭河、免锣巷河整治工程周边排水口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实施整治工作方案。目前,排污口整治工作基本完成。年底有望通过省住建厅的“初见成效”验收。

  为推进水系贯通,几年来,安庆市实施完成了康熙河景观带、新河老城区段、菱湖风景区环境整治、一湖九河、十里河、大寨河、谷桥河、大寨河闸、新河闸、顺安河闸、破罡湖闸等工程,秦潭湖环境综合治理、神灵潭环境治理等工程加速推进。目前,城区49条河,总长度约124公里,已整治河道长度54公里,正在整治河道30公里,拟整治河道22公里;10座湖泊,总水面面积70平方公里,已整治湖泊水面面积4.1平方公里,正在整治湖泊水面面积4平方公里,拟整治湖泊水面面积24平方公里,通过项目实施带动,城区水系基本实现互联互通,“一城活水”初见成效。

中国文明网

首页 领导活动 部务公开 处室动态 市县传真 权威发布 纪检监察 图片聚焦 内刊简报 深度评论

要闻 网群联播 文明城市 文明村镇 文明单位 文明家庭 文明校园 未成年人 志愿服务 专题策划

安徽文明网首页 » 市县传真 » 正文

安庆城区水系基本实现互联互通

2019-12-14 08:46  安庆新闻网

  近年来,安庆市通过项目实施带动,城区水系基本实现互联互通,引得活水绕城来。

  城市黑臭水体被称为“群众身边的污染”,也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之一。安庆市自2016年,启动了全市水系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谋划实施河湖连通、水生态环境治理等工程。目前,安庆市通过采取垃圾清理、清淤、截污、驳岸、河道开挖及拓宽、补水活水、景观等整治措施,完成了高新区凤凰片垃圾填埋场水塘、高新区垃圾填埋场北侧水塘(凤凰片收尾工程7-2地块)、高新区垃圾填埋场西侧水塘,迎江区长风乡罗塘联圩联兴村下排河沟、迎江区长风乡罗塘联圩合兴村主干河沟、大观区十里河、宜秀区大寨河、宜秀区谷桥河等8条黑臭水体整治,达到80%“初见成效”比例要求。

  今年,安庆市还将河道沿线排水口排查整治放在突出位置。市住建局组织大观区、市重点工程处以及相关部门,对花亭河、免锣巷河整治工程周边排水口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实施整治工作方案。目前,排污口整治工作基本完成。年底有望通过省住建厅的“初见成效”验收。

  为推进水系贯通,几年来,安庆市实施完成了康熙河景观带、新河老城区段、菱湖风景区环境整治、一湖九河、十里河、大寨河、谷桥河、大寨河闸、新河闸、顺安河闸、破罡湖闸等工程,秦潭湖环境综合治理、神灵潭环境治理等工程加速推进。目前,城区49条河,总长度约124公里,已整治河道长度54公里,正在整治河道30公里,拟整治河道22公里;10座湖泊,总水面面积70平方公里,已整治湖泊水面面积4.1平方公里,正在整治湖泊水面面积4平方公里,拟整治湖泊水面面积24平方公里,通过项目实施带动,城区水系基本实现互联互通,“一城活水”初见成效。

责任编辑:唐娜

专题

未标题-1.jpg

lx_xiao.jpg

QQ图片20190906083637.png

更多>>处室动态

  • [发布处]召开部分省直单位自...
  • [思政处]一堂“青春思政课”...
  • [版权处]研究贯彻落实《关于...
  • [产业处]赴安徽今日互联科技...
  • [反非法反违禁处]党支部召开...
  • [印发处]我部荣获"新时代乡村...
  • [文明办]党支部召开学习会议
  • [外联处]“海内外新媒体安徽...
  • [思政处]组织开展安徽省劳动...
  • [版权处]省版权局参加全国大...

更多>>市县传真

  • 明年6月份,亳州人将喝上地表水
  • 合肥全面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 ...
  • 安徽省非遗保护工作培训暨座...
  • 芜湖:好戏连台好歌不断 百姓...
  • 淮南:瑰丽淮南多姿彩 独特魅...
  • 蚌埠市10人获选2019年度11月...
  • 亳州市文明办召开文明单位创...
  • 淮南大通区:传播志愿精神 传...
  • 宣城市第三届新时代文明实践...
  • 黄山社会治理“风景”独好
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 安徽省文明办 主办 安徽新媒体集团 承办 安徽文明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51-62609782  联系邮箱:ahwmw@qq.com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
  • 新浪微博

  • 微信公众号